首页

在线美脚唯美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08:39:08 作者:“湾区伶仃”号成功下水!大湾区将实现“吃鱼自由” 浏览量:29169

  5月27日,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“湾区伶仃”号在广东江门成功下水,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迈向“科技牧海”新纪元。

  8万立方“水下宫殿”:重新定义海洋养殖空间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深海养殖工船规模宏大,总长155.8米,型宽44米,型深24米,最大吃水深度达20米。与一般的渔船不同的是,“湾区伶仃”号水下部分并非封闭结构,而是由15根方形立柱,拼砌成一个“水下宫殿”。通过挂设渔网,隔出12个独立的养殖舱室,可同时开展多种鱼苗养殖,极大地丰富养殖类型。

  整船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,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,为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游动空间,提升鱼苗活力和鱼肉品质。“湾区伶仃”号建成后,可年产5000吨鱼,是大湾区实现“吃鱼自由”的重要来源。

  智慧中枢:打造智能化“渔旅”融合海上渔场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采用了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,拥有2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,能够满足静态养殖时的用电需求,助力船舶行业绿色发展。该船还拥有两台3600千瓦的舵桨机,就像有了一双有力的“鱼鳍”,3.8米直径的桨叶能够让她自由遨游于湾区海洋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搭载了高精度的GPS、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,可实时报告航行水域的位置,为养殖人员作提醒。

  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总经理 黄红宇:在“游弋”的模式下,“湾区伶仃”号能够依据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和鱼群分布情况,通过驱动螺旋桨运转,灵活调整航速、航向,精准找到适合养殖鱼群生长的水域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在各个养殖舱室内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喂食系统,当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污染,“湾区伶仃”号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,减少水阻力,快速航行到理想水域,确保养殖鱼群安全质优。

  在静态养殖期间,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具备海上休闲功能,为游客提供垂钓、主题食宿等服务。

  (总台记者 魏星 郑澍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古村焕发新活力 在“晋商故里”邂逅诗意与乡愁

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。2016年8月,《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》发布,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“绿色金融体系”建设的国家。2017年6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,在浙江、江西、广东、贵州、新疆5省(区)选择部分地方,建设各有侧重、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。重庆、甘肃兰州新区等后续又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。

织密京津冀交通网 三地铁路营业里程超1.1万公里

一泓碧水流淌千年,哺育了两岸百姓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,因水系改道切断了水源供给,加之两岸污染物大量排放,穿紫河一度成为“臭水沟”,成为当地人的“心头之痛”。

应急管理部: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起数双下降

北京市教委提示各位家长,集中信息采集时间截止到5月31日,采集顺序与入学次序、入学结果无关。家长通过电脑或手机均可访问平台,信息填报需要准确、真实,如发现填写错误,可以随时撤回重新填写或修改相关信息。

西班牙学者:中国倡导包容对话,西方挑起制度竞争

在上海马利画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马利画材”)展位前,中西元素融合的色彩拼图格外吸睛。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、规模最大、品种最齐全的美术颜料和各类配套画材专业生产企业,马利画材这次在广交会带来十几个大类美术画材产品。

日本冲绳发生4.7级地震

记者:2023年,您率领的团队研发的“根瘤菌”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升空时,您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。当时内心有何感触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